北京中企院

首页>立项咨询

省级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工程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作者:工程方案中心 时间:2014-03-28 浏览次数:1702

行业背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基于约定的协议,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根据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物联网产业已被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它不但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级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振兴经济、确立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同时,物联网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军事等二十多个领域,在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保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

目前,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包括技术研发、关键设备开发、重点领域应用等。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但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讲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存在诸如:应用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薄弱,规模化行业应用不足(严重制约了物联网产业形成和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从而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热情);以物为互联的应用需求尚属低层次,更多只停留在个别项目试点,仅仅是片段应用,信息互通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物联网产业链较为零散,缺乏主导力量,尚未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动力也严重不足,单靠企业信息化显然无法支撑整个产业链。物联网的许多相关技术仍在开发测试阶段,离不同系统之间融合、物与物之间普遍链接的远期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

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应用将引领行业发展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

2、标准体系逐渐成熟

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

3、综合性平台即将出现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4、有效商业模式逐步形成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的应用也从小环境开始面向大环境,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多方共赢,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让产业链中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

战略合作单位服务过的客户